文献条码 |
索书号 |
状态 |
所属分馆 |
所在馆 |
馆藏地点 |
架位号 |
单价 |
套价 |
入库日期 |
操作 |
51182600050590 |
N092/0064 |
分编 |
芦山县图书馆 |
芦山县图书馆 |
芦山县图书馆 |
|
CNY46.00 |
CNY46.00 |
2019-11-29 |
登录 |
51182600050591 |
N092/0064 |
分编 |
芦山县图书馆 |
芦山县图书馆 |
芦山县图书馆 |
|
CNY46.00 |
CNY46.00 |
2019-11-29 |
登录 |
订购年份 |
验收类型 |
验收期数 |
验收数量 |
验收日期 |
未找到数据 |
000 nam0
001 __ 000026073
005 __ 20191129092321.8
010 __ ■a978-7-5676-1584-7■dCNY46.00
100 __ ■a20181024d2014 em y0chiy0110 ea
101 0_ ■achi
102 __ ■aCN
105 __ ■ay z 000yy
106 __ ■ar
200 1_ ■a中华科技史话■9zhong hua ke ji shi hua■f方国荣主编■i东寻西找求自强■h10
210 __ ■a芜湖■c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■d2014.12
215 __ ■a216页■d24cm
330 __ ■a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。郑复光在几何光学上取得成就,冯如造飞机,清末工程师詹天佑从小是个“机器迷”,作为第一批留美学童,学成从轮船到铁路、建造滦河大桥,“造一条争气路”——京张铁路。从19 世纪90 年代末期开始到五四运动时止,在这20 多年期间里,虽然“科学救国”“实业救国”举步维艰,但是,从戊戌变法、辛亥革命直到伟大的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革命运动证明:科学技术不仅可以创造新的生产力,而且也是变革社会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。五四运动前后,中国科学已逐渐融合到世界科学发展的洪流中去,数学(珠算除外)、天文学等学科已不再有中国古代传统的特色,但是很多技术门类,如建筑、纺织等仍保留着传统的某些特点,而中医学和中药学虽然不断遭受否定和非难,但依然保持着生命力。
606 0_ ■a科学技术■x技术史■y中国■x清后期~民国■x少年读物
690 __ ■aN092■v5
701 _0 ■a方国荣■9fang guo rong■4主编
801 _0 ■aCN■b91CIP■c20181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