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献条码 |
索书号 |
状态 |
所属分馆 |
所在馆 |
馆藏地点 |
架位号 |
单价 |
套价 |
入库日期 |
操作 |
51182600048224 |
I213.722/7735 |
在架 |
芦山县图书馆 |
芦山县图书馆 |
芦山县图书馆 |
|
CNY56.00 |
CNY56.00 |
2018-09-13 |
登录 |
51182600048225 |
I213.722/7735 |
在架 |
芦山县图书馆 |
芦山县图书馆 |
芦山县图书馆 |
|
CNY56.00 |
CNY56.00 |
2018-09-13 |
登录 |
订购年份 |
验收类型 |
验收期数 |
验收数量 |
验收日期 |
未找到数据 |
000 nam0
001 __ 2017317862
005 __ 20180814134456.0
010 __ ■a978-7-5149-1896-0■dCNY56.00
100 __ ■a20180101d2018 em y0chiy0110 ea
101 0_ ■achi
102 __ ■aCN■b110000
105 __ ■ay z 000yy
106 __ ■ar
200 1_ ■a陶渊明集■9tao yuan ming ji■f(晋)陶潜撰
210 __ ■a北京■c中国书店■d2018
215 __ ■a242页■d29cm
225 2_ ■a中华古籍经典荟要
330 __ ■a陶渊明少怀济世之志,但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东晋与刘宋政权交替之际,政治昏暗、政局动荡、社会关争复杂、民族矛盾激化,他的理想舆现实发生了极大的冲突,他逐渐视仕途如棘途,向往平淡自然的生活。同时,魏晋以来玄学勃兴、玄言诗盛行,玄学的熏染又使他追求心灵的自适、人格的完整。仕舆隐的矛盾困扰了陶渊明十九年,最终他选择了在盛年辞官归隐,再未出仕,表现出固穷守节、正直不阿、淳朴率真的高洁品格。
461 _0 ■12001 ■a中华古籍经典荟要
606 0_ ■a中国文学■x古典文学■j作品综合集■x东晋时代
690 __ ■aI213.722■v5
701 _0 ■c(晋)■a陶潜■9tao qian■4撰
801 _0 ■aCN■biceMARC■c20180814
905 __ ■aTSG■dI213.722■e7735
906 __ ■b51182600048224■a56.00
906 __ ■b51182600048225■a56.00